疫苗的基本概念
疫苗是一種特定抗原,用于機體對特定的疾病產生免疫來保護雞只不受疾病的侵害!
抗原在機體內產生特異性的反應,產生抗體用于對付外來的抗原(外來的病毒和細菌)。
機體的免疫包括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
一、疫苗的分類及其特點
疫苗的種類有哪些?
傳統疫苗
• ①滅活苗
• ②弱毒苗
• ③類毒素
• ④亞單位疫苗
新型疫苗
①基因工程亞單位疫苗
②基因工程活疫苗
③核酸疫苗
④合成肽疫苗
⑤轉基因植物可食疫苗
死苗與活苗有何區(qū)別?
活苗 |
滅活苗 |
一次免疫即可成功 |
需要二次免疫或多次免疫 |
抗原用量少,接種后能增殖 |
抗原用量多,接種后不增殖 |
多種免疫途徑 |
只能注射 |
可激發(fā)全身系統免疫以及局部黏膜免疫 |
主要激發(fā)體液免疫 |
免疫作用快,免疫期長,效果鞏固 |
免疫作用慢,免疫期較短 |
一般不需佐劑 |
佐劑能增強免疫力 |
對母源抗體的中和作用敏感 |
對母源抗體的中和作用不敏感 |
有排出疫苗毒的可能,存在污染的危險 |
不排毒,無污染危險 |
可能存在其他傳染因子 |
滅活過程中可將傳染因子破壞 |
疫苗合用( 聯苗) 較困難 |
容易制成聯苗或多價苗 |
運輸、保存要求條件較高 |
運輸、保存方便 |
通常制成凍干苗以利保存 |
均為濕苗 |
二、疫苗的儲藏和運輸
(一)疫苗儲藏
1、儲藏設備:
根據不同疫苗的品種儲藏要求,疫苗生產企業(yè)、疫苗使用單位等配置相應的疫苗儲存設備,如冷庫、冰箱、冰柜或者保溫箱等。
2、儲藏條件:
(1)儲藏溫度。接種單位、疫苗生產企業(yè)和疫苗批發(fā)企業(yè)應采用自動溫度控制的冷庫、冰柜、冰箱進行溫度記錄,溫度計應該分別放置在普通冰箱冷藏室及冷凍室的中間位置,每天上下午各記錄一次溫度,如果溫度超出疫苗儲藏要求時,要立即采取相應措施,并做好記錄。
A、凍干活疫苗:分-15℃和2-8 ℃,前者加普通保護劑,后者加耐熱保護劑。如果溫度超出此范圍,溫度超出范圍越大,影響越大。如雞新城疫Ⅰ系弱毒凍干苗在-15℃下保持,有效期為2年,0-4 ℃保存有效期為8個月,10-15 ℃保存,有效期為3個月,在25-30 ℃保存,有效期為10天,切記忽高忽低,病毒會釋放,影響效價。
B、滅活苗:分油佐劑、蜂膠佐劑、鋁膠佐劑、一般在2-8 ℃保存,嚴防凍結,否則會出現破乳現象。
C、細胞結合型疫苗:馬立克氏病疫苗在液氮中保存(-196 ℃ )。
(2)避光,防止受潮:光線照射,尤其是陽光直射,均會影響生物制品的質量,所有生物制品都應嚴防日光暴曬,貯藏于冷暗干燥處。潮濕環(huán)境易長霉菌,可能污染生物制品,且容易使瓶標簽模糊和脫落。
(3)分類存放:按照疫苗的品種分類存放,并做好標識。
(4)建立疫苗管理臺賬:收貨時,應檢查疫苗運輸設備,是否低溫保存,并對疫苗品種、劑型、批準文號、數量、規(guī)格、批號、有效期、供貨單位、生產商家等內容進行詳細記錄。符合要求的進行接收入庫。
(5)及時清理庫內過期疫苗。對于庫內有質量異常的疫苗和過有效期的疫苗及時上報,集中處理。
(二)疫苗運輸
1、妥善包裝:運輸疫苗時,要妥善包裝,防止運輸過程中發(fā)生損壞。
2、嚴格執(zhí)行疫苗的運輸溫度。
(1)凍干苗:應冷藏運輸,如果量小放入保溫瓶或者保溫箱內,并加上適量的冰塊進行運輸,若果量大用冷藏運輸車輛。
(2)滅活苗:宜在2-8 ℃運輸,夏季放在保溫箱內,加冰塊,避光;冬季用保溫防凍設備,防止冷凍。
(3)細胞結合型疫苗:雞馬立克疫苗必須在液氮中保存,運輸過程中要經常檢查液氮。
3、疫苗運輸注意事項
A、專人負責,疫苗生產企業(yè)、疫苗使用單位和批發(fā)商,應指定專人負責疫苗的發(fā)貨、裝箱、發(fā)運工作。發(fā)運前要檢查冷藏運輸設備的啟動和運行情況。
B、嚴格按照疫苗儲藏溫度進行運輸,并做好發(fā)貨記錄,包括疫苗名稱、數量、批號、啟運時間等詳細信息。
C、運輸過程中,避免日光暴曬。
D、應以最快的方式運輸,盡量縮短運輸時間。
E、應采取防震減壓措施,防止生物制品包裝破損。
三、常用疫苗接種技術
1、疫苗的接種途徑主要考慮兩個方面的因素
(1)接種應該以能刺激機體產生良好的免疫應答為原則,接種途徑不一定按照病原微生物侵入的門戶,主要應根據各種不同感染的免疫機制加以考慮。
(2)考慮疫苗的種類和特點。
2、不同的疫苗接種方法不同
活苗 死苗
滴鼻(IN) 皮下注射
點眼(IO) 肌肉注射
刺種(WW) 翅根注射
皮下/肌肉注射(IM/SC)
噴霧(Spray)
飲水(DW)
蛋內(In-ovo)
滴鼻/點眼:
1、重要性及優(yōu)點
(1)確保每只雞都能夠得到準確的疫苗量。
(2)達到快速免疫。
(3)適應于任何年齡的雞只。
(4)操作簡便。
(5)針對性強。
(6)局部免疫 上皮黏膜系統建立第一道免疫屏障。
2、缺點
(1)免疫持久性差
(2)個體差異大
(3)操作要求準確
(4)勞動強度大
3、接種方法
(1)以無菌稀釋液溶解所需的疫苗量(一般1000份疫苗需要30ml稀釋液)。
(2)通常在稀釋液中加有著色劑,并附帶有一個專用滴嘴。
(3)使用標準滴嘴將1滴溶解好的疫苗溶液,自1cm的高度滴入雞的眼睛或者鼻孔內。
(4)免疫時滴嘴不得接觸雞的眼球,以免損傷雞的眼睛。
(5)滴鼻免疫時,必須用指頭封住一側鼻孔,以確保疫苗能更好的從另一側鼻孔吸入。
(6)檢驗口中的著色劑。
(7)在接種過程中始終保持滴嘴絕對垂直,以確保每滴疫苗的接種劑量保持恒定(注意疫苗瓶的角度)
(8)必須保證每只雞都能夠接種到準確的疫苗量。
(9)滴鼻、點眼時放雞不能過快,防止甩鼻,要停留1-2秒鐘,待疫苗吸收后方可放雞。
滴鼻/點眼
滴鼻/點眼后雞只的吸收檢查
皮下/肌肉注射免疫
1、重要性及優(yōu)點
(1)確保每只雞都能得到準確的疫苗量。
(2)達到快速免疫。
(3)適合于任何年齡的雞只。
2、缺點
(1)應激大。
(2)操作要求準確。
(3)勞動強度大。
(4)缺呼吸道局部免疫。
(5)局部反應。
(6)產蛋雞的影響。
3、注射器使用注意事項
(1)接種過程中應定時調校連續(xù)注射器,杜絕連續(xù)注射器滴漏現象/氣泡出現。
(2)注射器具嚴格消毒,剔除鈍卷針頭,一般用18G(國際單位)針頭,針頭長短視接種雞群個體大小而異。一 般以1.0~1.25cm為宜。
(3)針頭注射一定數量(200只)禽只后,一定要換用新的, 如果有疫情發(fā)生,宜一只禽只用一個針頭。(4)注射器的維修保養(yǎng),定期更換易損配件。
(4)注射器、針頭和注射管每次使用前必須徹底清洗消毒(在水中煮沸20分鐘)。
4、疫苗使用注意事項
(1)接種前將疫苗溫度上升至25-30℃,并充分搖勻。
(2)接種過程中應不時搖動疫苗。
(3)疫苗開啟后應在4-6h內用完。
(4)疫苗分裝不可打開瓶蓋直接傾倒,防止污染(可用連續(xù)注射器抽注)。
5、皮下注射接種的具體操作
(1)多采用頸部皮下注射法,屠宰廢棄率低,經濟。
(2)本法主要用于接種滅活苗。
(3)接種時,用手輕輕提起雞的頸部皮膚,將針頭從頸下1/3處,針頭向下與皮膚呈45°角,接種方向朝遠離頭部的方向刺入,使疫苗注入皮膚和肌肉之間,注意勿傷及肌肉、血管、神經和骨頭。
免疫操作
錯誤
6、肌肉注射
(1)腿部肌肉注射
①抓住雞腳,朝身體方向刺入外側腿肌
②以大腿無血管處為佳。
③應小心避免刺傷腿部血管、神經和骨頭
(2)胸肌注射
①在龍骨外側胸部1/3處,以18G針頭成30°- 40°傾斜,朝背部方向刺入胸肌。切忌垂直刺入胸肌,以免刺穿胸腔。
②應避免傷的過深,傷及骨膜。
③進針太前,易刺入嗉囊。
④太靠后易傷及肝臟。
⑤刺得過淺打到皮下不吸收。
胸肌注射的正確部位
胸部肌肉免疫
肌肉注射和皮下注射的區(qū)別
1、肌肉內含有豐富的血管,肌肉注射疫苗吸收的快,但對肉品的品質多少有點影響,肉雞上市前28天停止打油苗。
2、皮下血管相對較少,皮下注射疫苗吸收的慢,優(yōu)點是屠體廢棄率少,只處理頸部,較經濟。
翅肌注射
2月齡以上的雞可以用翅根肌肉注射的方法,翅肌是指翅膀根部與胸部相連的一塊豐滿的肌肉。
即在翅膀靠近肩部無毛處的翼下內側肌
注射方向應從頭部向尾部方向水平進針,防止刺入胸腔。
尾肌注射
1、由于肌肉加工的需要,或者由于多次接種的原因,限制使用頸部、胸部、腿部和翅膀注射的方法,可采用尾部肌肉注射。
2、將針頭朝著頭部的方向沿著尾骨的一側刺入尾部
3、為防止疫苗滲漏,不能過快撥出針頭
翼翅刺種
1、重要性及優(yōu)點
(1)確保每只雞都能得到準確的疫苗量
(2)達到快速免疫
(3)免疫效果好
(4)適應于任何年齡的雞只
(5)操作簡便
(6)針對性較強
2、缺點
(1)勞動強度大
(2)操作要求準確
3、翼翅刺種操作方法
(1)將接種針充分插入疫苗溶液中,待針槽充滿藥液后,將針輕靠小瓶內壁,除去附在針上的多余藥液,在翅膀內側三角形無血管分布的翼膜處刺種。
(2)輕輕展開雞翅,將針插入雞翅翼膜內側(0.025ml/只)。
(3)刺種針勿接觸雞羽毛。
(4)刺種時,應小心撥開雞羽,注意勿傷及肌肉、關節(jié)、血管、神經和骨頭 。
(5)接種時應該接種一瓶疫苗換一次針頭(500-1000只)。
(6)勿用不合適的針接種疫苗,注意針槽勿向下。
(7)免疫后7-10天產生結節(jié)。
4、本疫苗適合于雞痘、禽腦脊髓炎、病毒性關節(jié)炎和禽霍亂疫苗可采用翼膜刺種法接種。
5、免疫后無結節(jié)的影響因素
(1)免疫接種不當。
( 2)已感染野毒/強毒。
氣霧免疫
1、較大雞只的氣霧免疫
(1)農用噴霧器械等:1000頭份疫苗十500毫升優(yōu)質水,霧滴大,效果不佳。
(2)專用器械氣霧法: a、 使用時散發(fā)一種非常細的薄霧/濃霧。 b、 霧滴直徑<40~20μm。 c、 采用此技術必須在雞群處于最理想的健康狀態(tài)時才可使用,缺乏操作經驗的人員不要采用這種技術。 d、進行氣霧操作的人員必須戴上防護面罩。
(3)氣霧免疫注意事項
① 氣霧免疫應在封閉的雞舍內進行,有通風設備的雞舍, 要關閉通風設備一段時間后,再進行免疫。開放式雞舍應該用防風窗簾封閉再噴霧,否則是沒用的。
② 氣霧時,雞舍內光線應該暗些,有窗戶的雞舍宜在黃昏進行氣霧免疫
③ 免疫后,要徹底清洗接種器械的內外部,最好用熱水。
④ 操作人員最好使用防護面罩,保護口鼻。
⑤ MG疫苗氣霧免疫前后一周均不可使用霉形體敏感抗生素(如:泰妙靈、泰樂、林可、紅霉素及恩諾沙星等)。
英特威噴霧器使用說明 噴霧器霧粒大小,在20-50微米之間;霧粒大小可以通過調節(jié)氣閥來控制;噴霧器的流量可以通過調節(jié)噴霧器的噴嘴來進行大、中、小的調節(jié)(流量范圍在113毫升—1058毫升/分鐘之間 );現場使用中等流速流量約300毫升/分鐘;噴霧器的噴霧范圍在5-6米左右效果最好,距離噴嘴越遠霧粒越??;使用交流電。
調節(jié)流量
調節(jié)霧粒大小 噴霧效果
四、免疫接種注意事項
1、稀釋液的用量根據自己所用的針頭或滴管試滴,確定每毫升多少滴,然后再計算實際稀釋液的用量。
2、免疫前、中、后一天均不能對雞舍消毒。
3、疫苗應現配現用,避免時間長而失效,稀釋液必須2小時內用完。
4、每次接種疫苗后對于疫苗空瓶、接種空瓶、接種用具、滴鼻、滴眼用具及接種的場所都要認真進行消
毒后深埋。
5、雞群不健康時,不能免疫。
6、嚴格按照各種疫苗的使用說明操作,不能隨意加減用量。
7、注意無菌操作,即器械蒸煮消毒、高壓滅菌,消毒和針頭更換。
8、油乳劑疫苗要預溫到達25-30℃方可使用,并且在使用過程中不斷搖晃。凍干苗置于室溫15-25 ℃平衡溫度后方可使用。
五、如何降低疫苗副反應
(一)免疫接種與疫苗反應
免疫接種是將生物制品通過適當的方式和途徑接種于畜禽體內以達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的目的。生物制品對畜禽來說屬于外來刺激物,有刺激就會有反應。
疫苗反應是機體免疫系統對疫苗中所含病原體的重要而必需的反應。疫苗反應包括疫苗的正反應即正常的疫苗反應和疫苗副反應即過度的疫苗反應。
(二)疫苗正反應
一般情況下,疫苗作為抗原接種于畜禽體之后,都會刺激機體產生一定的反應。但不同種類的疫苗所引起的反應輕重不同。有些不出現臨床癥狀,有些癥狀較明顯。
正常情況下,新城疫IV系疫苗、傳染性支氣管炎弱毒疫苗、鴨瘟弱毒疫苗等接種后,一般不會出現明顯的反應。但有時可見食欲減退,新城疫IV系疫苗滴鼻后可引起輕微的呼吸道癥狀,用于正產蛋雞可以引起暫時的產蛋量下降。但只要這些反應是家禽可以耐受而不致發(fā)病,又產生了高滴度的抗體,均視為是疫苗的正常反應。
(三)疫苗副反應
疫苗副反應即過度的疫苗反應,生產上經常發(fā)生。如肉雛雞正常的呼吸道反應開始于接種后左右1~3,持續(xù)4~5天時間。
一般來說,過度的疫苗反應會導致體重減輕、飼料效率下降、死亡率、淘汰率增高、醫(yī)藥費增高。生產上應盡量減少疫苗副反應的發(fā)生。
(四)影響疫苗反應的因素
凍干活苗的免疫應激反應
1、活苗免疫后常見的應激反應
雞群活疫苗免疫后,常見的不良反應有甩頭、流淚、打噴嚏、呼嚕、咳嗽等癥狀。這種反應一般在免疫后第1~3天出現,再過5~6天反應較重,以后逐漸減輕;有時出現精神不振,采食減少,拉綠色糞便等現象。常常引起免疫反應的有傳喉、法氏囊、新城疫、雞痘等疫苗。有些活疫苗可以根據是否出現反應來確定免疫效果。
2、影響凍干苗免疫反應的因素
①雞群的健康狀況
雞群只有在健康的情況下,才能產生良好的免疫應答。如果飼料質量差、維生素缺乏、管理粗放、免疫前有呼吸道癥狀、大腸桿菌等疾病以及存在免疫抑制性疾病,都可降低雞群的抵抗力。如果機體存在呼吸道癥狀,免疫后不但不能產生良好的免疫應答,還會出現嚴重的應激反應(如呼吸道癥狀加重,反應時間增長,死淘率增加)等,所以加強飼養(yǎng)管理,做好其它疾病的防治工作,確保雞群在免疫前健康可減輕疫苗的應激反應。
疫苗的滾動應激是與常規(guī)相比持續(xù)時間或強度增加的反應。如果被免疫的雞狀態(tài)很差(如脫水、臍部愈合不良,或接觸大量的曲霉菌孢子等),接種呼吸道疫苗可以激發(fā)滾動應激。
②抗體水平
當抗體水平較低或不整齊時,雞群的免疫反應就表現的較為嚴重,可發(fā)生較長時間的應激反應。而抗體水平較高、整齊一致時,對免疫反應有抵抗力,免疫應激較小。但是抗體過高,疫苗能中和抗體,不能產生足夠的保護率。所以免疫前應進行抗體檢測,以確定最佳免疫日齡。
③衛(wèi)生條件
在孵化后最初幾小時吸入的細菌或霉菌,或卵黃中存在的細菌和真菌能使免疫復雜化,并引起氣囊炎。這些雞將對呼吸道疫苗反應幾天,甚至有時持續(xù)整個發(fā)育階段。死亡率將比平時顯著升高。
雞舍消毒不徹底,空舍時間達不到標準要求,病原微生物會大量孳生,可在機體如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上生長繁殖,潛伏感染,一旦受到應激后,特別是免疫凍干苗后,雞群就發(fā)生嚴重的疫苗反應,引起呼吸道炎癥、拉稀、產蛋下降、死淘增加等疾病。
雞舍溫度過低或溫度忽高忽低、濕度過低均會加劇疫苗免疫反應。雞舍中灰塵和氨氣的積累,導致呼吸道疫苗反應更加嚴重,而且在兩次免疫之間不會完全消失。呼吸道疫苗反應通常以流淚、呼吸道羅音和頭部顫抖為特征。
④免疫途徑
相同的疫苗,免疫途徑不同,應激反應的大小也不同。如新城疫Ⅳ系氣霧免疫時,應激強烈,容易誘發(fā)支原體等疾?。徊捎命c眼、滴鼻應激相對較小;飲水免疫時,應激反應很輕。新城疫I系注射免疫效果較好,應激反應較小,而采取飲水免疫時,應激反應強烈,雞群出現呼吸道癥狀,嚴重的發(fā)生非典型新城疫。傳染性喉氣管炎點眼時,常出現流淚、腫眼、咳嗽等反應,而采取涂肛的方式,很少出現這種現象。應根據不同的疫苗、毒力的強弱,盡可能選擇免疫效果好,應激反應小的免疫途徑。
⑤非SPF來源的活毒疫苗及其生產工藝
由于目前市場上部分的活毒疫苗來源于普通雞胚,雞群接種此種疫苗后,常常發(fā)生慢呼、沙門氏菌病、免疫抑制病等疾病。使用SPF來源的疫苗可減小疫苗反應的程度。去除活疫苗中的雜蛋白能夠降低免疫副反應。
⑥疫苗的毒力、免疫劑量和免疫保護劑
疫苗的毒力過強或殘留毒力,也是造成疫苗反應的重要原因。傳支H120適合雛雞的首免;H52適合1月齡以上的雞群,但如果雛雞免疫后,則疫苗反應比較強烈。殘留毒力的傳染性喉氣管炎疫苗,免疫后往往會出現流淚、腫眼、咳嗽等反應。
此外疫苗接種量過大,可造成強烈應激與免疫抑制,嚴重者能引起近似發(fā)病的嚴重反應。所以疫苗選擇要根據雞的日齡和接種方法來確定,并嚴格控制免疫劑量。
免疫保護劑能夠中和飲水中氯離子,調整PH值,徹底清除對疫苗病毒有害的其他因子;增強疫苗免疫效果,降低免疫副反應。
3、疫苗免疫反應引發(fā)呼吸道病怎么辦?
給健康雞群做免疫,為的是產生有效抗體,雞群免疫產生抗體的過程,就是輕微感染疾病的過程,做免疫后1~3天出現呼吸道癥狀是正?,F象,但是經2~3天天后應消失,如果反應越來越嚴重,應該視為疾病狀態(tài)。
當雞群出現呼吸道癥狀時,或是出現新城疫癥狀同時伴發(fā)輕微流感時,養(yǎng)殖戶不要盲目的做免疫,尤其是二免新城疫或三免新城疫時,如果免疫,雞群的呼吸道現象不但不減輕,反而會加重,并且還會出現較高的死亡率,損失很嚴重。因低致病性流感主要破壞免疫器官,同時還會出現嚴重的呼吸道癥狀,如果再免疫新城疫疫苗,就相當于給體內接種上了新城疫病毒,呼吸道癥狀只能越來越嚴重。
同樣,如果雞群健康狀況不良或正處于發(fā)病狀態(tài),這樣就削弱了其清除疫苗反應的能力。當免疫時雞正處于免疫抑制狀態(tài),疫苗反應比正常更嚴重。由于免疫系統遭受損傷,它們沒有能力從呼吸道中消除疫苗病毒。
為避免此種現象的發(fā)生,要做免疫前的凈化、排除體內的毒素、保護黏膜、提升機體的免疫、激活免疫器官,可使用一些免疫增強劑,并且同時選擇SPF的疫苗,疫苗內加入白介素,可以縮短免疫空白期,提升抗體的滴度。為降低疫苗反應,可在免疫前、中、后這3天,在飲水中加入泰樂菌素、強力霉素預防支原體的發(fā)生。
如果雞已經發(fā)生了疫苗反應,在疫苗反應的高峰再接種另一種呼吸道病毒疫苗,可加重疫苗反應。然而,在疾病威脅嚴重時還必須這樣做。
滅活苗的免疫反應
1、注射部位出現游離的腫塊
寒冷季節(jié)出現的幾率較大。其主要原因是在注射油苗前不進行預溫,注射后容易導致局部毛細血管收縮,時間長了局部壞死,出現炎癥,疫苗被包起來形成游離的腫塊。這種情況疫苗吸收不良,不能產生良好的免疫應答,所以寒冷季節(jié)注射油苗前要預溫和搖勻,需達到20~30℃左右。
2、腫頭、腫臉
注射油苗時注射部位太靠近頭部或針頭方向朝著頭部時,常引起頭部和臉部腫脹,嚴重者如貓頭鷹狀。切開腫脹部位有干酪樣物和肉芽腫。雞群精神較好,采食、飲水輕度下降,無死亡。—般5~7天可恢復,嚴重的持續(xù)2周后才能恢復。
3、硬脖
注射油苗時將油苗注射到頸部肌肉內,可造成頸部腫脹、變粗。病雞表現采食下降,閉眼縮頸,排黃綠色稀糞,逐漸消瘦,死亡。由于頸部肌肉較少,神經和血管比較豐富,油苗注射到頸部肌肉中,易造成神經和血管壞死,就會引起硬脖。 頸部皮下正確的注射方法是:注射時用拇指和食指把雞頸部(靠近翅膀處)皮膚捏起使皮膚與頸部肌肉分離后,注射器針頭向著背部方向,以小于30度角注射到拇指與食指之間的皮下。注射后的油苗應分布在頸部肌肉和皮膚之間。
4、癱瘓
腿肌注射容易出現癱瘓,腿肌注射后容易損傷坐骨神經;另外消毒不嚴可引起注射部位感染,部分雞出現癱瘓。
5、注射部位腫脹、糜爛
注射部位表現為腫脹、發(fā)炎、壞死,切開可見有肉芽腫、干酪物。病雞表現精神不振,采食下降,易繼發(fā)大腸桿菌、支原體等疾病,抗體水平不能達到預期效果。發(fā)病原因主要有:雞群體質差,注射后感染細菌。一般發(fā)病率較低。
6、急性死亡
胸部肌肉注射時針頭過長或注射過深,刺破肝臟導致肝臟大出血,或在腿的內側注射時刺破了大動脈血管?! ≡谶M行胸肌注射時,應該用7~9號短針頭,針頭與注射部位成30度角,在胸部的上1/3處,朝背部方向刺入胸肌,不能垂直刺入,以免刺入胸腔而損傷內臟器官。
7、產蛋雞免疫后引起產蛋下降
免疫油苗所造成的產蛋下降多數與雞群體質差、抓雞動作過于粗暴、注射疫苗所選擇的時間不當等因素有關。由于高產雞群的產蛋多集中在上午進行,在上午所產雞蛋數占全天所產雞蛋的80%以上;而下午雞舍光線較暗,不易造成雞群炸群,因此,選擇在下午特別是4:00以后注射油苗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