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中國農業(yè)科學院哈爾濱獸醫(yī)研究所陳化蘭科研團隊最近研究表明,H5N1病毒確有可能通過與人流感病毒的基因重配,獲得在哺乳動物之間高效空氣傳播的能力,從而具備引起人間大流行的潛力,從全新的角度揭示了H5N1病毒對全球公共衛(wèi)生構成的現實威脅。這項研究成果論文5月3日在線發(fā)表于美國《科學》雜志。
據了解,流感病毒基因組由8個節(jié)段的單股負鏈RNA分子組成,兩種病毒共感染同一宿主,可發(fā)生基因分子節(jié)段的重配,理論上可以形成256種不同的基因重配病毒。歷史上,禽流感病毒通過在中間宿主體內與哺乳動物流感病毒發(fā)生基因重配,造成了多次全球流感大流行,包括1957年的H2N2流感、1968年的H3N2流感,2009年的甲型H1N1大流行病毒,就是禽、豬和人流感病毒的三重基因重配產物。H5N1禽流感病毒已經傳播至6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引起家禽和鳥類疫情爆發(fā),并導致600多人感染發(fā)病,病死率高達60%。目前H5N1病毒還不能人與人經空氣傳播,但是一旦發(fā)生,即有可能造成全球大流行。
此前,陳化蘭團隊曾發(fā)現,從自然界的鴨和野鳥體內分離的部分高致病力H5N1病毒已經能夠在哺乳動物間接觸傳播,但尚不具備通過空氣傳播的能力。2009甲型H1N1具有高度的傳播性,目前仍在全世界流行,在各地豬群中也很容易檢測到。H5N1病毒與2009甲型H1N1病毒很有可能在自然界發(fā)生基因重配。H5N1病毒能否在這種重配過程獲得人與人空氣傳播的能力,令人高度擔憂。
為弄清這一問題,陳化蘭團隊在嚴格生物安全條件下,采用反向遺傳技術,在保留H5N1病毒HA基因的前提下,構建了含有1-7個不等的2009甲型H1N1病毒基因的所有127種可能的重配病毒。利用小鼠測試了這127種重配病毒對哺乳動物的致病力,發(fā)現其中三分之二以上對小鼠高度致死。利用豚鼠模型對21種重配病毒進行傳播能力的評估,結果發(fā)現有8種病毒能夠經空氣傳播,其中4種獲得高效空氣傳播能力。
《科學》雜志同時為該項研究配發(fā)了摘報評論和專題報道,《自然》雜志也進行了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