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02月24日訊
本周,國內大宗商品在幾個交易日內都出現了小幅上漲。業(yè)界普遍猜測,這其中既有央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的影響,也有外盤商品自年初以來持續(xù)走強的作用。對于投資者來說,最關心的還是未來大宗商品是繼續(xù)上漲還是高位回落。對此,有業(yè)內人士表示,為了刺激經濟,歐美等國或將長期實施超寬松的貨幣政策,這些不斷流入的資金將繼續(xù)推高國際大宗商品的價格,而國內市場也會受到影響,短期內大宗商品不會出現大幅下跌。大宗商品一路走高
在中國央行年內首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后,預計將有4000億元資金被解凍,繼而流入市場。受此消息的影響,國內大宗商品市場近幾日小幅上漲。
本周三,國內三大商品期貨交易所上市商品延續(xù)漲勢,近全線收紅;昨日,國內大宗商品市場漲跌互現,滬金1206主力合約上漲1.23%,創(chuàng)下年內新高。
數據顯示,目前跟蹤一攬子大宗商品價格表現的CRB指數重新回到了3個月高點600點關口。今年來,大宗商品已累計上漲了逾6%,相當于去年全年跌幅的一半多。
同時,國內大宗商品數據商生意社(100ppi.com)監(jiān)測的現貨市場價格數據也顯示,1月份其監(jiān)測的近200種大宗商品價格中,接近一半的產品環(huán)比出現上漲,2月上旬環(huán)比繼續(xù)上漲的品種仍有五成,漲幅最大的丁苯橡膠環(huán)比上漲了近8%。
而國際市場上的漲勢更大,由于美國經濟數據好于預期以及地緣政治等因素,包括原油、銅等工業(yè)類商品觸及前期的高位,倫敦金屬交易所3個月期銅期貨價格年內累計上漲了近12%。
2月23日,瑞銀集團董事總經理、瑞銀全球大宗商品及原材料策略師賀培德表示,大宗商品近期走勢之強出乎很多人預料,原因主要有二:其一是美國經濟復蘇好于預期,尤其是就業(yè)和房地產市場復蘇強勁;其次是歐洲央行推出的長期再融資操作(LTRO)向市場注入了大量流動性。
業(yè)內人士表示,雖然發(fā)達經濟體深受歐債危機之苦,但為了刺激經濟復蘇,前期在中國收緊銀根抗通脹時,歐美等國卻長期實施超寬松的貨幣政策。這些充足的、低廉的資金源源不斷地涌入資本市場中,從而持續(xù)推高歐美股市和國際大宗商品的價格。而從目前的情況看,這種趨勢不會在短期改變,因此大宗商品的強勁走勢還將延續(xù)。
金價有望站上2000美元在眾多大宗商品中,表現最亮眼的仍舊是“避險天堂”黃金。周四,上海黃金期貨繼續(xù)延續(xù)上漲態(tài)勢,期價創(chuàng)年內新高。而在外盤市場,2月22日商品交易所黃金期貨主力合約收報每盎司1771.3美元。
有黃金分析師表示,現今伊朗緊張局勢加重,提升黃金避險買盤。國際原子能機構首席巡查員周三稱,在對伊朗進行了為期兩天的高端訪問后,相關協(xié)商陷入僵局。這些壞消息使得市場擔心伊朗與西方國家的對峙情勢可能升高,避險情緒逐漸累積。
統(tǒng)計顯示,追蹤27種大宗商品價格的瑞銀彭博CMCI指數前天收報1668.83點,今年來已累計上漲了8.26%。所有大宗商品中,黃金走勢尤其強勁。今年來累計漲幅已近15%。
賀培德說,黃金在全球經濟不穩(wěn)定時期受到追捧,同時從基本面看今年黃金依然會出現供不應求局面,預計年內金價將達每盎司2025美元。不過,他強調說:“黃金不可能永遠被視為"避險天堂"。”當全球經濟趨于穩(wěn)定,各國央行開始加息之后,金價將面臨更多下行壓力。瑞銀預計,明年黃金價格將回落至1725美元。
整體來看,賀培德認為今年全球大宗商品價格走勢將出現分化。出于供需基本面和地緣政治等因素考慮,瑞銀今年看多的大宗商品有:黃金、石油、電煤、鉑、大豆和天然氣;看空的大宗商品有:鋁、鎳、玉米、鈾、紙張、鋼鐵、水泥和棉花;前景不確定的大宗商品有:銅、焦煤、鋅、小麥、鐵礦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