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主產區(qū)玉米供給不足是過去幾周市場價格不斷上漲的重要原因。春節(jié)后,東北玉米上量不足,產區(qū)企業(yè)和中儲糧等收購主體入市收購積極,糧源不足愈加明顯。過去兩周,吉林等地普降大雪,物流運輸瓶頸限制產地玉米外運,導致錦州、鲅魚圈等港口日上市數量跌至1萬噸以下。同時,港口船、裝船期限逼迫貿易商提價收購。上周五,鲅魚圈港口已經有貿易商報價以2365元/噸收購,比上周四上漲5元/噸。
玉米現貨價格的不斷上漲,使大部分貿易商對后市看好。出于后市玉米港口平倉價格繼續(xù)上漲的預期,港口貿易商積極搶購港口玉米庫存,部分貿易商開始囤積。很多貿易商認為玉米港口價格突破歷史高點只是時間問題,第一步價格上漲目標應該在2450元/噸。除東北集港玉米數量偏少之外,造成東北玉米現貨價格走高的因素還包括產區(qū)收購主體的高價搶糧。中國玉米網張琪分析,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企業(yè)庫存普遍偏低,生產加工的正常運作,深加工企業(yè)積極收購。昨日,長春大成大幅提價收購農民手中余糧,收購價格已經達到2280元/噸,高于市場收購價格20—30元/噸。
中儲糧自去年年底出臺玉米保護價收購政策后,限制了玉米現貨價格的底部區(qū)域,市場信心明顯提高。大部分中間貿易商在政策出臺之后積極入市采購新年度玉米,推動玉米價格穩(wěn)步走高。目前,中儲糧國儲玉米收購政策穩(wěn)步推進,產區(qū)很多玉米庫存已經流入國儲糧庫,間接提高產區(qū)玉米供給的緊張程度。在東北玉米市場現貨價格走高的同時,南北方玉米價格倒掛現象明顯。據期貨日報記者了解,目前東北港口平倉價格為2420元/噸,加上運費,到達廣東港口的玉米成本價格在2490元/噸左右,而當地港口出貨價格僅為2480元/噸左右。
南北方港口價格的倒掛顯示出玉米終端飼料需求的低迷。盡管東北玉米現貨價格不斷逼近歷史高點,但玉米需求卻比較低迷。廣東市場玉米現貨價格和東北港口玉米平倉價格一直倒掛,盡管目前價格略微回升,但價格倒掛現象仍較為明顯。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華北地區(qū)的玉米潛在供給。河北地區(qū)玉米保守估計還有七八成沒有銷售。河北地區(qū)玉米庫存較往年要高二、三成,主要原因是陰雨天氣提高當地玉米水分,加之當地沒有烘干設施,以致貿易商難以收購。